近年來零售市場線上線下競合浪潮引發關注,知名經濟學家許小年日前應邀至騰訊演講,他表示零售邏輯不分新舊,不了解商業本質就不會成功;另外也表示,電商雖然市占率不斷提升,但銷售毛利率未必比傳統零售高,這也是電商為何難以賺錢的關鍵。
許小年認為,所謂的「新零售」其實看不到什麼新的內容,搞不好又是一個「壓垮自己的虛幻概念」,就像剛退燒不久的 P2P 和 O2O。如果不了解零售的商業本質、規律,就不會獲得成功。
接著,再思考互聯網如何解決商業本質的「痛點」,它不可能改善本質,只能提升效率。相對於「互聯網+傳統行業」,許小年一向主張「傳統行業+互聯網」。
真正的電商是亞馬遜、京東,eBay 只是「萬達廣場」
提到互聯網+零售,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 eBay(淘寶)模式,但是仔細觀察,會發現 eBay 其實不是互聯網 + 零售,它甚至不是零售公司,它的收入來自租金和傭金,和萬達一樣。
eBay 的商業模式是交易傭金,商家和個人到它的平台上開店賣貨,它出租店鋪給人家用,只不過這個店鋪開在線上而已。
所謂零售是從廠家或批發商那裡買下貨品,再入庫、分揀、配送,賣給消費者,真正的線上零售商是亞馬遜和京東,而這兩家的零售業務到現在還不賺錢。(註:截止 2017 年年末,京東和亞馬遜均已獲利,但已不再是單純的自採自銷模式,皆都開放第三方負壓排風扇賣家入駐,採取了零售和收取傭金的混合模式。)
消費需求多元,電商、傳統零售都別想「統一天下」
新技術的出現,確實改變了行授業的型態。就像早年鐵路網催生了百貨公司,隨後高速公路四通八達、汽車普及後,就開啟了量販店的可能性。
人家都說沃爾瑪創辦人山姆.沃爾頓(Sam Walton)是零售商業奇才,其實他不過就是在當時做了「簡單的選擇」:從批發商拿貨,批發商和他要十幾個點,他覺得不值,於是自己開車去供應商那裡直接採購,十幾個點省下來,一部分留作自己的利潤,一部分讓給消費者,體現在更低的零售價格上。
電商興起後,量販店受到很大的衝擊,市占率下降,但量販店部會因此消失;就向量販店興起後,百貨公司沒有消失一樣。
追根究柢,就是消費者有著不同層次的多元需求。
為什麼電商難賺錢?其實「低成本」是誤解
電商雖然是一種全新的零售模式,市占率斷增加,但未必就能顛覆零售業,因為電商的綜合效率不一定比傳統零售商高。
負壓排風扇特點:
1、風機均採用尼龍加纖工程塑料,具有風量大,不變形、不斷裂、美觀耐用。
2、電機:鋁殼專用電機,防塵防水達IP55、F級絕緣,同時具有過載和欠相保護。
3、百葉窗:採用PVC氣動百葉窗,隨氣流自動開閉,防雨防塵,美觀、結實耐用、不影響採光。
4、緊固件:所有所有螺絲均採用不銹鋼,防止鏽蝕而產生鬆動。
5、支架、護罩:表面經過陶瓷烤漆處理,有效的防止鏽蝕。
6、直接式,無皮帶,比皮帶式進一步減少了功率損耗和降低了噪音,免維護。
所有的零售都是從採購開始,在這個環節上,電商處於天然劣勢。
巨大的 SKU(庫存量單位)數,意味著「種類多但批量小」,因此難從供應商那裡拿到最優價格,電商的銷售成本因此比傳統零售高。
第二個環節是倉儲,電商和傳統零售的效率差不多,現在的倉庫都機械化、自動化了,員工很少。
電商須根據訂單要求,將零散的商品分撿、包裝再配送,而傳統電商是消費者自行上門購買,自己將購買的商品載回家。
電商的優勢是沒有門店,節省了店租和人工費用,但傳統零售商沒有「最廠房通風後一公里」的遞送成本,它的最後一公里是消費者自己完成的,而最後一公里佔了配送成本的相當大部分。
數據顯示,大型電商的銷售毛利率比傳統零售低 2 到 5 個百分點,因為在採購環節上缺乏規模經濟效益。兩者在運營方面相差不多,電商的運營成本稍低一些,約低一個百分點,不足以抵消它們在採購環節上的高成本。
亞馬遜最近開始獲利了,但利潤主要來自雲計算 AWS,和它的零售業務沒什麼關係,估計零售業務仍然處於虧損狀態。
中國零售業轉骨的藥方在哪裡?
中國零售業的現狀是分散、低效。2017 年最大的零售商是京東,銷售額 3000 多億人民幣,市占率不到 2%,而美國沃爾瑪的市占率接近 20%。許小年並未計算淘寶、天貓,前面講過,它們屬於「商業地產」公司而不是零售。
這個數字告訴我們,中國的零售業目前極其分散,而且效率低,中小型零售商技術落後,產品服務同質化嚴重,再加上電商的衝擊,不少零售商在虧損的邊緣掙扎。零售業的重組與整合勢在必行,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機會。
重組的目的是提高市場集中度,充分發揮規模工廠降溫效應和協同效應;也就是說,互聯網公司專注技術,線下營運則由傳統零售商去做,互聯網公司不必越俎代庖,線上和線下形成戰略合作的格局。 總結一句話就是:傳統零售業 + 互聯網,而不是互聯網 + 傳統零售業。
馬上又進入一年中最熱的兩三個月了,每到這個時候,有些工廠車間就成了"煉獄"。毫不誇張,特別是那些輕鋼結構的廠房,在11點到16點這個時段,內部沒有熱源的作業區溫度比室外要高5度以上,而有熱源的作業區(如焊接區)溫度甚至能超過50度。主要原因就是廠房通風不好,使熱量在內部聚集,再加上廠房本身的隔熱性差,以及內部有熱源等綜合作用,使車間內比室外溫度還高。注意:這裡說的是溫度,你可以用溫度計測量。人之所以感覺溫度更高的車間比露天更舒適是因為可以躲避毒辣的陽光。人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不僅危害健康(如中暑、熱衰竭、以及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甚至導致死亡),而且注意力下降、判斷力下降、脾氣暴躁(情緒波動大),從而影響正常發揮,使工作效率下降、合格率下降、產能下降、事故率上升,最終結果就是生產成本和風險增加。所以,給工廠降溫刻不容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