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洗手有助預防許多疾病,在美國一項500名成年人的調查中,七成的人認為熱水洗手殺菌效果更好。發表在《食物保藏期刊(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的最新研究卻推翻一般人的想像,證明用熱、溫或冷水洗手並沒有差別。這項結果可能改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四年一度發布的準則:建議食品業者和餐廳提供100℉(約38℃)洗手水,除了顛覆「常識」,還可省下一大筆能源。

實驗找來21名志願者,半年當中在活動假牙他們手上多次塗抹無害的細菌,接著用冷、溫、熱3種溫度的水和0.5、1、2毫升體積的皂乳洗手。分析發現,手上菌量沒有明顯差牙周病治療異;而且不只水溫,皂乳用量也沒有影響。不過研究者指出,仍需更多試驗才能弄清楚多少量和什麼類型的肥皂能最有效清除病菌。

牙周病是往往是悄悄發生,這意味著症狀,尤其是疼痛,都有可能不會出現,直到疾病的晚期才是感覺的到就已經太遲了。不過,你還是應該在尋找的症狀和體徵牙周病治療方式,其中包括:1.紅腫或牙齦或食物放入口中產生疼痛2.出血而刷牙,使用牙線,或進食時,某些食物3.這正在消退或牙齒拉遠,造成牙齒牙齦看起來比以前更長4.鬆動或分離的牙齒5.你的牙齦和牙齒之間的膿6.在你的口腔潰瘍7.持續口臭如果您發現任何這些症狀,一定要你的牙科醫生或牙周病並馬上進行牙周治療!

該研究主要作者、羅格斯大學食品科學教授沙夫納(Donald Schaffner)說,水溫問題已經辯論了好幾年,一直沒有足夠證據來支持改變政策,或指明水溫對手部衛生的差異。他希望2018年FDA召開審議會時能正式修改守則。

牙周病是由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膜所引起的。如果口腔衛生欠佳,牙菌膜就會長期積聚在牙齦邊緣。牙菌膜裏的細菌會分泌毒素,刺激牙齒周圍的組織,例如牙齦、牙周膜和牙槽骨等,引致牙周病。如果牙菌膜積聚,牙齦邊緣會出現發炎徵狀,造成輕微牙周病(即牙齦炎)。若身體抵抗力下降,身體組織癒合能力欠佳,牙周組織包括牙齦、牙周膜和牙槽骨等就會遭受破壞,情況就會惡化,形成嚴重牙周病(即牙周炎)。牙齦炎〈輕微牙周病〉如果牙齒沒給徹底清潔,牙齦邊緣及牙齒鄰面就長期積聚牙菌膜。牙菌膜內的細菌會分泌毒素刺激牙齦,引致牙齦發炎。牙菌膜亦會被唾液(口水)鈣化,形成牙石。由於牙石的表面十分粗糙,因此導致更多牙菌膜積聚,使牙齦持續發炎,甚至有機會惡化成嚴重的牙周病。牙周炎〈嚴重牙周病〉如果仍然沒做好口腔護理,發炎的情況會持續,導致原本緊附於牙根表面的牙齦與牙根分離,形成一個空間,稱為「牙周袋」。這空間更易讓食物殘渣、牙菌膜和牙石堆積,使牙周組織持續受破壞,引致牙周炎。牙齦邊緣可能有膿液滲出,甚至長出牙瘡,牙齦和牙槽骨亦會慢慢萎縮,以致部分牙根外露,增加患牙根蛀壞的機會。如果牙周炎繼續惡化,牙周組織包括牙齦和牙槽骨會受到嚴重的破壞,以致牙槽骨萎縮,牙齒因而失去支撐,變得鬆動和出現移位,最後甚至脫落。

黃博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